2025年6月26日下午,“中俄汽车产业贸易双循环体系建设”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四川达宽(成都)律师事务所圆满举行。作为连接四川与俄罗斯汽车产业的桥梁纽带,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四川商会与四川省汽车产业协会、四川达宽(成都)律师事务所正式签署合作协议,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助力川企深耕欧亚汽车市场,开启中俄汽车产业协同发展新篇章。
立足市场需求,创新合作模式破局发展
俄罗斯汽车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对高性价比汽车产品及配套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然而,中国汽车产业在俄发展仍面临本土化不足、地缘风险等挑战,俄罗斯政府相关政策的调整也对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四川省汽车产业协会深知川企“出海”的痛点与难点,主动联合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四川商会,探索构建“以车换货、以货易车”的易货贸易模式,旨在打破贸易壁垒,实现资源高效流通。
商会会长曾爱国在签约仪式上表示,本次合作的核心目标是依托四川省汽车产业协会在产业链资源整合、企业集群联动方面的优势,结合商会深耕俄罗斯市场的经验与网络,共同规划专业化二手车及零部件交易平台。通过集中输出四川优质汽车产品及配套服务,帮助川企在俄建立稳定的市场渠道,从“产品出口”向“产业链协同”升级,真正实现与当地市场的深度融合。
整合专业资源,筑牢合规发展保障防线
进入俄罗斯市场,合规经营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为此,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四川商会特别推动引入四川达宽(成都)律师事务所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签约仪式上,该律所涉外法律部专家就俄罗斯汽车行业法律法规、国际贸易救济机制(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内容进行专题分享,为川企提供了清晰的法律指引。
商会认为,只有充分了解当地法治环境,才能有效规避风险。未来,将联合律所建立常态化法律服务机制,为会员企业提供政策解读、合同审查、纠纷处理等全流程支持,让川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走得稳、走得远”。
凝聚多方共识,共绘产业协同发展蓝图
签约仪式上,与会的四川汽车企业代表围绕市场拓展中的实际问题与曾爱国会长深入交流。从“如何应对本地化生产要求”到“怎样搭建跨境物流网络”,从“二手车出口认证流程”到“售后服务体系建设”,商会一一回应并给出针对性建议,为企业指明了行动方向。
各方一致认为,四川汽车产业在新能源、零部件制造等领域优势突出,与俄罗斯在市场需求、产业基础上的互补性极强。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四川商会将以本次签约为起点,发挥“超级联系人”作用:一方面推动川企与俄罗斯经销商、组装厂、维修网络对接,另一方面协助俄方企业对接四川供应链资源,形成“双向流动、互利共赢”的贸易双循环格局。下一步,商会将联合合作伙伴,组织川企赴俄实地考察,举办专场对接会,推动具体项目落地。